正在阅读:探寻身体“密码” 生物识别真有如此完美探寻身体“密码” 生物识别真有如此完美

2014-04-02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sunziyi

静脉识别技术

  静脉识别技术,近来使用较为广泛,通过摄像头采集手指、手掌静脉图像后,再从数字图像中提取个体特征,存储在数据库中。静脉因其隐藏于人体内部,外人不易接触,也就难以造假。此外,静脉基本不受身体状况(疾病等)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兼具稳定性与高辨识率,受到较多关注。

1
静脉识别实际应用

  目前,在日本、波兰的一些银行中已经开始采用虹膜识别技术,职员只需轻松地抬下手,就可通过门禁;将手轻放于鼠标上,便能实现为电脑解锁并自动开机,进入账号登陆页面。同样在服务大厅,也设置有类似原理的自动ATM取款机,老客户只要将手掌放在扫描口,系统便可以自动识别,无需密码进行操作。

虹膜识别技术

1
虹膜识别

  人的虹膜在两岁时,就已发育成熟,除非眼科手术或大脑受到重创,否则将会一直维持这种稳定状态,终身不变。另外,虹膜之间相同的概率远低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识别准确度非常的高。

  目前,英国航空公司在伦敦客流量较大的希斯罗机场,就采用虹膜识别技术,将大量老客户的虹膜资料存储建档,每次通过虹膜扫描,进行快速识别。此外,该技术还被应用到寻找失踪人口平台,只要将被拐卖或走失的儿童的虹膜,与数据库中的进行对比,就能知晓他们的真实身份,找到孩子的父母。

有关技术的种种思考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验证系统固然好,但也尚存着一些技术漏洞。例如,曾经流传于网上的“指纹膜DIY教程”,只要将自己的指纹制成指纹膜,就可以让别人代打卡。再者,如果一个在逃犯通过整容改变自己的相貌,那么对于海关、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安检措施,将如同虚设。

  此外,虹膜识别技术虽然准确率极高,但对盲人或眼疾患者却是无能为力,并且虹膜识别技术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成本高,不易大范围推广使用。在中国,红膜识别技术推广难,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技术对黑眼睛识别非常困难。再有,当人们患上了感冒或咽炎,声音就会与平时出现较大反差,此时,语音识别系统很可能会出现误判或无法识别。

  如此来看,这些生物识别技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迄今为止,还未能出现哪一单项技术可以独自撑起安防的重要使命。不过,通过将单项识别技术进行多项组合的方式,在目前也不失为一个良方。[返回频道首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网络设备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