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从0到3.2Tbps 看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史从0到3.2Tbps 看中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史

2009-10-21 02:22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gaohongjun

  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三位在光学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其中两人,Willard Boyle和George Smith,他们共同发明了CCD,这使我们进入了数码成像时代,另一位华裔科学家高锟(Charles K. Kao),他在光通信领域所做的研究可以说为当今通信业的发展绘制了蓝图。但是,这些都是老外的事,感觉似乎还是有点遥远。

  从1976年国家决定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到2005年我国建成3.2Tbps连接上海至杭州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实用光纤通信线路,30年的时间,光纤通信从无到有,我国的光纤通信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着怎样的故事?何时我们人人都能用上光纤?关于这些“家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说到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史,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赵梓森——中国光纤之父,没有诺贝尔奖的光环,没有媒体上超高的曝光率,甚至您可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赵梓森先生在1979年拉制出了我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光纤,同时也是他和他的同事们设计并安装了我国第一条实用化的光纤通信工程。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光纤通信也达到3.2Tbps的夸张容量。

赵梓森
中国光纤之父 赵梓森

  1969年,武汉邮电学院接受了一项由邮电部下达的研究课题,在大气中进行光通信,这一通信方式在今天我们这些外行人听来感觉可能有些匪夷所思,而当时这一重任就落在了赵梓森肩上。刚开始,他们试验的空气传输有效距离仅为8米,经过不到两年的研究,赵梓森和他的同事们把这一距离提高到了10公里。

  虽然成绩斐然,但并没有给赵梓森带来多少成功的喜悦。赵梓森和他的同事发现大气传输光通信不能全天候进行,碰上雨、雪、雾等天气,通信就无法实现了,两年来的研究似乎就是为了否定当初的科研课题。他得出结论:搞大气传输光通信就是走死胡同,必须寻求新的方法。

  但是,新的传输通信技术方向在哪里呢?赵梓森曾经听说国外有利用光纤作为传输线路,但仅仅是听说,国内根本找不到相关资料,而且由于材料的原因,光纤衰减太大。后来,赵梓森从文献和各方面调查得知,光纤的衰减已降至4dB/km。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会引起一场通信技术的革命。为了进一步求证国外特别是美国有没有研发光纤通信的事,1971年,赵梓森来到北京,找到刚从美国访问回来不久的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从钱伟长那里,他知道美国正在铺设光纤通信电缆。>>

 
追求极致的体验 神画智能影院F1 Pro新品评测 斐讯与他的0元购:一个猜到开头却猜错结尾的故事 不好意思 你在电脑上干了什么我们都知道! 国外随时掐断咱的网络?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 清水、旧电厂做幕布 炫目影像让人叹为观止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网络设备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